pg电子娱乐平台
推荐: 前面325后面320,w21tims天好中国三季度财报:王者归来全新一代普拉多将于明纯电/插混都有12.58万起以“三量法”助推共同富裕

从替代到超越,自主毫米波雷达跑出“加速度”-pg电子娱乐平台

时间:2023-05-11 08:17  来源:盖世汽车  编辑:余梓阳   阅读量:14658   

作为自动驾驶的核心传感器之一,毫米波雷达随着各种辅助驾驶系统的大规模上车,正迎来黄金机遇期。

据相关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搭载毫米波雷达的车型销量约867万辆,占整体乘用车销量的43%。从单车搭载情况来看,目前单车毫米波雷达配置数量正从1r的前向主雷达搭载方案,向3r-5r多雷达搭载方案延伸。

其中5r方案,即1颗远程前向雷达加上4颗角雷达,已经成为了l2/l2 级别车型的主流配置。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此前统计,2022年国内搭载5颗毫米波雷达的车型销量增幅高达107.9%。

另外更高性能的4d成像雷达也开始进入车内。比如飞凡r7、深蓝sl03、理想l7等多款车型,都已经搭载了4d成像雷达,以实现更丰富的adas功能。最近,蔚来也宣布与nxp达成合作,共同推进4d成像雷达相关应用。

伴随着毫米波雷达在智能驾驶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一批本土厂商凭借不断提升的产品性能,以及相较于外资tier1更灵活、开放的合作模式,从安全性能需求较弱的角雷达突围,逐渐向前向雷达过渡,已初步实现车载毫米波雷达的自主突破。

除了传统的24/77ghz毫米波雷达,在更先进的4d成像雷达方面,国内均有部分企业已实现前装量产。比如楚航科技,自2017年成立,已先后推出了77ghz前向雷达和角雷达、77ghz商用车盲区检测雷达、60ghz生命体征探测雷达以及4d成像雷达等多款产品,并成功实现量产。

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楚航科技已累计拿下6家整车厂量产订单、30个主机厂定点项目,定点规模超400万颗,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两个不同的市场。

为加快推进这些合作项目的量产交付,楚航科技不仅在安徽安庆建立了年产能180万颗的雷达生产基地,还在上海安亭打造了年产能500万只的智慧园区,其中智慧园区已于5月8日封顶落成。

据楚航科技ceo楚詠焱介绍,安亭智慧园区通过云存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将实现500万年产能“灯塔工厂”的高效管理,计划于年底投入一条产线,明年再投产两条产线。未来,安亭智慧园区由于会布局全自动化产线,将主要服务于大型合作项目,而安庆基地通过布局一些半自动化的柔性产线,重点聚焦中小型项目。

据了解,楚航科技安庆基地目前有4条产线,生产4个不同的产品,其中角雷达产能相对较饱和,生命体征探测雷达订单正处于快速增长中。

在楚詠焱看来,由于每种自动驾驶传感器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未来到l4和l5阶段,理想的感知路线一定是多传感器融合。而从技术演进路线来看,无论摄像头、激光雷达还是毫米波雷达,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比如视觉之前我们认为差不多到头了,但是最近的bev transformer理念,又带动了新一轮视觉技术迭代。”楚詠焱表示。激光雷达亦如此,上车虽然始于机械式激光雷达,过去一段时间已经分化出了半固态、固态等多种不同的技术路线。“毫米波雷达可挖掘的空间也很大,不仅仅是全天候特性,还包括对频率等不同调制,都是可以持续探索的方向。”

在此过程中,他认为一个大的方向是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重构,有望催生新一代的车载毫米波雷达。对此,楚航科技已经在积极开展探索。

上海车展期间,楚航科技首次对外展示了最新的前瞻性研发隐形雷达art,该款雷达通过软硬件解耦,打破了毫米波雷达传统一体式封装设计,首次提出将雷达天线与pcb板及芯片分离,基于高精度印刷、刻蚀技术,将雷达天线无痕式安装在了汽车玻璃上,实现更高性能的同时,推进毫米波雷达进一步将本。

按照楚航科技的设想,由于天线模组与射频基带的分离部署,未来甚至还可以把天线布置在车灯甚至保险杠上,实现更大的灵活性。“但这需要我们和玻璃厂、车灯厂甚至保险杠供应商等深度合作,而一旦涉及到互相之间的融合,必然会产生专利所属、利益分配、责任规定等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持续探讨的。”谈及背后的现实难点,楚詠焱表示。据他透露,该产品最快计划明年实现量产。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积极推进毫米波雷达的自主研发,楚航科技同时也在着手构建产学研合作生态圈。此次封顶仪式上,楚航科技就分别与香山科技和七识科技签署了联合实验室和未来智慧园区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

不仅如此,在安亭智慧园区,楚航科技还计划建立一个国家级的毫米波雷达技术研发及测试共享实验室集群,包括搭建一个微波射频共享实验室,支持从芯片到系统级的各种测试需求,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射频供应商。

可以说,历经过去数年发展,楚航科技通过在研发、销售、生产和服务多个维度持续发力,已经初步实现了国产替代,这点楚詠焱亦没有否认。甚至在他看来,接下来随着下一代雷达的顺利量产,本土企业有望比外资tier1更早攻下车载毫米波雷达的下一个“桥头堡”。

从自主替代到自主超越,本土车载毫米波雷达正在跑出突围“加速度”。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聚焦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网站地图